摘要:司法考試理論法學論述題背誦專用資料
萬國司法考試教研中心為大家整理出2014年司法考試理論法學論述題背誦專用資料,具體如下,希望能對各位的備考有所幫助。
1.自由與秩序的關系自由與秩序是法律的兩大基本價值,具有密切聯系。具體包括以下幾點:
(1)所謂法律秩序是指通過法律形成的穩定的社會狀態。秩序是社會統治的首要價值,是自由等價值的基礎。
(2)所謂自由是指通過法律形成的自主狀態,反映了主客體的和諧關系。自由反映了人們的本性需要,是秩序價值的約束和指引。
法治實踐中需要處理好秩序與自由的關系。
(1)秩序是自由的基礎,為自由價值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平臺。
(2)自由是法的最高價值,一般而言,相對于秩序具有優先性。
(3)當秩序與自由發生沖突時,要恪守“價值位階原則、比例原則”。正確處理秩序與自由的關系,這是法治可預測性與可接受性的要求,是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的必然要求。
2.合法與合理的關系合法性與合理性是法學的兩大基本范疇。具體包括以下內容:
(1)合法性原則是指權利的行使主體、范圍、方式以及內容等,必須符合法律規定;
(2)合理性原則是指權利的行使主體、范圍、方式以及內容等,必須符合社會公共理性;
法治實踐中需要處理好合法與合理的關系。
(1)合法性是合理性的前提,合法性指向可預測性,實現的是法治的確定性價值;
(2)合理性是合法性的歸宿,合法性指向可接受性,實現的是法治的正當性價值。正確處理合法性與合理性,最終實現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的協調發展。
3.行政合法、合理與誠信原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,是法治國家對行政活動的基本要求。
(1)合法行政。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、法規、規章;否則不得作出影響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。
(2)合理行政。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、公正的原則,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,恰當行使自由裁量權,正確使用相關行政措施和手段,避免損害當事人的正當權益。
(3)誠實守信。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、準確、真實;非因法定事由并經法定程序,行政機關不得撤銷、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。
4.****保障原則與依法治國的關系****,是指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,每個人按其本質和尊嚴而應該享有的權利,****的本質目標是實現人的生存和全面發展。尊重和保障****原則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。
尊重和保障****原則與依法治國有密切聯系。
(1)尊重和保障****是法治的根本目標。
****是法律的最高價值,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法治的主要標準。
(2)法治是****的保障。法律具有“明確性、普遍性、強制性”等特點,這使得法律在保障****上具有其他規范不具備的優勢。
在法治實踐中,必須要全面貫徹****保障原則,一方面,在立法過程中,將基本****具體化為具體權利,從而賦予****合法性;另一方面,在法律運行過程中,要全面樹立****保障理念,保障人的生存權,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。
5.司法公正、效率與權威司法有利于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,有利于保障社會成員合法權益,有利于建立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等重要作用。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對于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。
(1)司法公正體現了司法的目的理性。其內容包括包括: ①以事實為根據,以法律為準繩,實現合法性。 ②理性權衡相關社會利益,有效化解矛盾,做到案結事了,追求合理性。
(2)司法效率體現了司法的工具理性。合理配置司法資源,不斷完善司法程序,切實改進司法作風,充分利用科學技術,全面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,有效應對社會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。
(3)樹立司法權威。具體包括: ①司法機關及人員切實做到公正、高效、廉潔司法,提高司法的公信力; ②全社會要依照憲法的規定,尊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,尊重生效裁決。
6.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程序與實體是法治體系的兩大組成部分,法治的公正也分別通過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個方面得以體現。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具有密切的聯系。具體包括以下幾點:
(1)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外部形式,是實體公正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和保證;
(2)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內在目標,也是程序公正的價值和意義所在。
在法治實踐中要正確處理好程序與實體的關系。
(1)高度重視程序的約束作用,嚴格遵守法定程序,切實保證程序公正;
(2)不應極端強調程序而忽略實體公正,反對“只要程序公正,實體必然公正”做法。二者的關系深層次的體現了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辯證統一關系。
7.為什么堅持執法為民?
執法為民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。具體包括以下幾點:
(1)執法為民貫徹了黨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的根本宗旨。
(2)執法為民是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必然要求。
(3)執法為民是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實踐創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內容。
(4)執法為民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順利推進的重要動力。
8.如何堅持服務大局?
充分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:
(1)認識大局的根本性。要認真學習和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主要政策。
(2)堅持大局的統領性。社會各方面對大局利益和要求要自覺服從。
(3)適應大局的歷史性。靈活運用法律解釋技術,協調事實與規范的縫隙。
(4)分辨大局的層次性。要服從和服務黨和國家的大局。
9.公平正義的具體要求?
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要求我們在司法實踐中正確處理如下關系:
(1)法理與情理。用法理為情理提供正當性支持;用情理強化法理的社會效果。
(2)普遍與特殊。既要維護法律及實施的普遍性,又要個案平衡,照顧案件特殊情況。
(3)程序與實體。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外部形式,是實體公正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和重要保證;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內在目標,也是程序公正的價值和意義所在。
(4)公正與效率。公正與效率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活動所追求的共同目標,必須同時兼顧公正與效率。
(5)司法與其他社會糾紛解決手段。要綜合發揮調解、和解、仲裁、訴訟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手段。
同學們想要掌握第一手司法考試信息,歡迎撥打萬國教育咨詢熱線:400-650-2089。
如果下面的課程您覺得意猶未盡,請猛擊這里查看全部課程